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武威发展规划——着力打造人文之城生态之城

    信息发布者:chs8872
    2017-09-02 12:03:08    来源:武威日报   转载
     市委四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作出了聚焦宜居宜业宜游,加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改善人居环境的部署要求,提出要坚持科学规划、依规建设、精细管理,加快建设美丽城乡,力争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不留遗憾、不留败笔、不留骂名。要进一步研究解决当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完善工作思路和措施,理顺运行体制和机制,更加科学规范、有序有效地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更好地促进城市发展。


    近年来,武威城市规模不断拓展,城市建设推进较快,但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存在的问题:


    01
    一是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滞后,专项规划不完善,规划执行管理不严格,一些项目建设随意性大,不按法定控规审批项目或违法建设等问题屡禁不止。
    2
    二是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城市“断头路”多,马路“拉链”问题突出,城市交通“经络不通”;停车场、公厕、公共交通等服务设施明显不足,停车难、如厕难等问题尤为突出;一些“烂尾楼”影响城市形象。
    3
    三是城市绿地系统不完善,公园、绿地少,“三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建设滞后,作为一个人口大市,居民文化、休闲、健身等活动场地远远不足,城市功能严重缺失,这是城市建设中最明显的短板。
    4
    四是城市文化品味不高,文化元素不多,城市建筑风貌无特色,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不够,历史痕迹不明显,感受不到历史文化名城的特有气质。
    4
    五是城市治理水平不高,城市管理不到位,常态长效管理机制不完善,交通、市场和物业等管理比较粗放,一些地方脏乱差问题突出,城市文明程度差;事权下划凉州区后,规划、建设、管理上还存在职责不清晰、运行不顺畅等体制机制性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努力研究解决。

    必须要认识到,城市建设不等于城市发展。要树立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坚决摒弃“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更加注重城市文化、生态、公共服务等内涵和功能的提升完善,促进城市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着力打造人文之城、生态之城。每个县城也要明确发展定位,依据各自的历史文化背景、区域特色、民族风情等,提炼精神文化特质,打造各具特色的城市形象、发展品牌。


    1
    切实规范和管好用好城市建设用地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也是经营城市最重要的资本。要坚持依法依规管理,促进集约节约利用,为城市建设发展提供土地保障。 


    一要依法加强和规范土地管理。严格执行土地法律法规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切实规范土地审批和供应,坚决杜绝违法违规批地供地用地问题。一是严格土地出让程序,凡政府划拨目录之外的土地一律进行招拍挂,做到公开透明、阳光操作,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二是凡是经营性项目用地,一律由市场配置,不得出台特殊的优惠政策,不搞“人情地价”。城区房地产经营项目,一律不再列入招商引资项目范围,项目用地全部市场化配置,以公开竞拍方式供应;对幼儿园、公厕、绿化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可采取限价配建等方式进行,但必须向社会公示。


    三是加强土地用途管制,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审批供应土地,凡是不符合规划要求的,一律不得审批,不搞例外、不搞变通。严格城市边界,严禁在规划区范围之外供地。

    四是调整城区新增建设用地审批方式,积极采取“建设用地增减挂”方式,解决城区内的新增建设用地。五是改革城区内土地征收补偿方式,土地征收、拆迁补偿全部采取市场化货币补偿方式,不再实行“留地安置”政策,安置用房由农民自主自愿解决,城区范围内不再审批农民集中安置项目用地。


    其次要切实盘活用好土地资源。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最大限度盘活利用土地存量,变土地资源为土地资产,为城市建设发展注入活力。一是加大土地储备力度,强化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促进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通过配套供水、供电、供热等设施,提高土地储备的层次。二是全面清理清查各类闲置土地,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按照“一地一策”的办法,依法依规、区别情况、分类处置、高效利用,对乱搭乱建的要依法拆除。


    更要进一步推进工业企业出城入园,城市规划区内的工业企业项目一律按照产业布局进入工业园区,退出土地严格按城市规划进行开发利用。四是用足用活棚改政策,对城区范围内的棚改情况进行清理,由国土部门依法实施供地。五是提高工业园区土地利用集中度,结合对园区开展评估论证,对各类企业和项目用地进行全面普查,坚决清理“圈而不建”、“圈大建小”等问题,坚决禁止倒卖土地。


    2
    进一步强化城市规划引领


    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今天的规划就是明天的城市,规划水平决定城市品位。要着眼城市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尽快修编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推进多规合一,形成层级清晰、相互协调、统一衔接、功能互补的规划体系。


    一要加快修编完善城市各类规划。抓紧报批实施城市总体规划、重点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编制城市风貌、城市色彩、抗震防灾、综合交通、停车场、城市公厕以及环卫、镇村建设、河道治理等专项规划,为城乡建设提供科学的蓝图和引领。规划编制要贯彻新发展理念,体现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加强对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体现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规划编制中要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使规划更加符合城市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加符合武威实际,更加符合群众需求。明确城市发展边界,边界之外禁止建设。立足武威区位特点,强化通道功能,主动融入河西城市群发展。建立城乡规划委员会专家库,面向全国聘请高层次专家,严格设计方案审查,努力推进精品化、精致化、精细化建设。


    二要更加注重提升完善城市功能。城市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统筹考虑各方面的关系,做到“三个留足”“三个让路”,即:规划要为生态留足空间、为文化留足空间、为公共服务留足空间;商业开发要为生态让路、为文化让路、为公共服务让路。具体规划中要坚持三个更加注重:一是更加注重城市生态功能。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体现在城市规划中,推进生态修复,改善城市生态功能,切实打造生态之城。城市规划中要优先考虑绿地系统建设,科学规划好公园绿地、小游园、景观带以及道路、居民小区、庭院等各方面的绿化,尽可能多地增加“城市中的花园”,最大限度扩大城市绿地面积。二是更加注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历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根”。城市规划建设一定要对历史负责,注重历史传承,加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着力打造高品质历史文化街区,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彰显城市个性特色。武威历史文化积淀非常深厚,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美誉,但目前城市规划建设中真正体现历史文化元素的不多,古凉州的许多历史遗迹被商业开发包裹得严严实实,压得喘不过气来,让人感受不到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范,留下重大遗憾。现在我们能做的,只有制定和完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尽最大努力地保护好它,对于周边的建筑,严格按照规划该拆的坚决拆,再创造一些条件扩大保护空间,尽可能恢复遗址旧貌,留住城市的历史记忆和痕迹,让大家能够感受到一些古城的品味。要抓紧报批实施武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编制实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规划,加快鸠摩罗什寺、古钟楼、文庙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对具有一定历史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古建筑要明确划定、妥善保护。三是更加注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城市规划一定要以人为本,体现更多“人性化”的关怀,充分考虑解决涉及老百姓生活的专业市场、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公交出行、养老托幼、就学就医、公共厕所、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统筹规划,多点布局,满足群众公共服务需求。


    三要着力塑造和凸显城市风貌。城市风貌是城市个性和文化气质的外在表现。编制城市风貌、城市色彩专项规划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处理好功能与品味的关系、现代与传统的关系、人文与自然的关系。注重用建筑风格提升城市品味,切实加强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管理,统筹协调城市风貌和单体建筑风格,既突出个性又整体协调,防止千城一面、千楼一面,甚至盲目模仿欧陆建筑风格,搞不伦不类的山寨版和奇形怪状的建筑。注重城市建筑色彩搭配,使建筑色调与自然色调相协调,形成鲜明的城市色彩基调,既不能色彩斑斓,也不能死气沉沉。规划好城市天际线,展示城市整体美感和发展空间。


    四要加大规划执法力度。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不能手指江山、朝令夕改,坚决杜绝“一指一栋楼、一划一片地”。深入开展违法建设治理5年专项行动,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建设,坚决拆除严重影响城市规划、严重侵害公众利益的违法建筑。按照属地管理、市县区联动的原则,明确市、县区规划执法工作职责,落实乡镇、街道、社区监督职责,建立常态化、网格化的规划巡查工作机制,保证规划严格执行到位。


    3
    不断提升城市建设水平


    严格按照规划搞好城市建设,下大力补齐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提升功能,完善服务,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


    一要依规建设。充分发挥规划建设的战略引导和刚性控制作用,科学推进城市建设。一是严格遵守城乡规划各项法律法规,不折不扣执行好依法批准的各类城乡规划,严格按照规划审批项目和供应土地,做到无控规不审批、无规划不建设,坚决杜绝随意变更用地性质、调整容积率等问题的发生。相关部门要严格把好关,决不能乱开“绿灯”、乱开口子。特别是要坚决做到学校的土地一寸都不能开发,公园绿地一寸都不能开发,城市广场一寸都不能开发。二是做好规划公示公开,在规划实施中要引入公众参与、专家审查等制度,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加强社会监督。市城乡规划委员会要切实加强对城乡规划实施和重大项目的审查把关,严格按规划审批。三是强化红线意识,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要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不能触碰环保、安全、文保等红线。


    二要提升功能。着力补齐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市公园绿地等方面的短板,不断完善提升城市功能。一是完善城市路网结构,重点是尽快打通 “断头路”,要逐条制定具体方案和计划,加快推进实施,使城市交通“舒经活络”。二是加快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进一步优化垃圾收集和供水、供热、排污、排洪等管网设施,完善提高市政保障能力。合理布局建设一批停车场、公交站,特别是借鉴先进经验,积极规划建设一些立体停车场,缓解停车难问题。加快市博物馆、图书档案馆、影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更好地满足群众文化、体育、健身等活动需求。搞好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尤其要加快推进背街小巷亮化、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项目建设,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三是掀起一场厕所革命,突出人文、生态功能,科学规划布局,加快推进实施,新建改建一批达标旅游厕所,切实方便群众,提升城市形象和文明程度。各县区都要在年内拿出系统完善的城市公厕建设规划,尽快消灭旱厕,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加快“生态厕所”建设,切实从根本上改善城市公厕条件和旅游基本条件。四是加快公园绿地系统建设,努力与城市规模、人口数量等相适应。每个县区都要考虑在县城建设1—2个生态公园,凉州区要搞5—6个,有条件的县区要多建一些城乡文化广场和小游园,真正为群众提供更多的休闲健身场所。凡新建的学校和公园四周一律不准建设铺面搞商业经营活动,要开墙透绿,群众文化广场上一律不准建设铺面搞商业经营活动,已经建成的,要依法拆除退出。要见缝插绿,不能见缝插楼,多点布局小游园、景观带,保证绿化不留死角,规划公共绿地应绿尽绿,加大城区街道绿化景观带建设,突出抓好广场绿化、庭院绿化、小区绿化、机关企业和校园绿化,让城市变得更加宜居,努力向园林城市迈进。尤其是凉州城区和各县城,今后凡拆旧腾退的土地,就搞成片的绿地,尽量不要再建楼。


    三要完善服务。坚持疏导服务、源头治理和管理执法相结合,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方便群众生活。一是解决好同居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供水、供电、供气、供热、排污等问题,加强市政公用设施管护工作,保障其安全高效运行。二是加强社区养老和便民惠民服务项目规划建设,让居民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变化、乐享实惠。在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中,要统筹考虑街区公园、公厕、停车场、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满足群众公共服务需求。三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凡是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场所,老百姓都要能进得去、可共享,决不能只为少数人服务。所有的公园内,除儿童游乐设施外,一律不准搞其他经营活动。要加强监督管理,改进提升公交、出租车等“窗口”服务水平,切实规范小区物业管理服务。


    对我们经济欠发达地方来说,城市建设必须要适度举债,决不能不切实际,超越财政承受能力举债,要努力引进社会资本和通过市场化手段加快城市建设。对政府投资项目,要从严从实立项审批,坚决禁止超预算、超规模、随意变更项目内容。对招商引资项目,原则上政府只负责提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禁止拿财政资金搞竞争性项目。坚决不建群众不受益的项目,坚决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坚决防止不切实际、贪大求洋、超越现实搞“高大上”项目。


    4
    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要针对当前城市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着力构建长效机制,推进城市管理工作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细的城市管理和良好的公共服务,增强市民群众舒适感、愉悦感、认同感、归属感。


    一要突出重点、标本兼治。综合运用市场、法律、行政等手段和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特别是要在常态管理上下功夫,把综合管理、行业管理等结合起来,多管齐下、综合施治,集中整治突出问题,下大力解决“城市病”。要切实强化市容市貌管理,坚决整治乱搭乱建、乱吊乱挂、乱摆乱放、“牛皮癣”、流浪狗等问题;强化环境卫生管理,率先在全市做到全域无垃圾;强化交通管理,坚决整治城市交通各种乱象;强化市场管理,坚决整治占道经营、马路市场和乱摆摊设点等问题;强化城市环保管理,加大城市噪音、扬尘等污染治理;强化城市日常保洁,提高城市洁净程度,为居民群众创造干净整洁有序宜居的城市环境。要注重城市应急管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二要改革创新、理顺体制。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机制进行专题调研,进一步厘清和规范市、县区两级责任,一揽子解决好相关机构、人员及运行等问题。要着力推进城市管理“大部门制”改革,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管理执法作业相结合的原则,形成统一决策、统一管理、统一执法的“大城管”格局,依法行使有关行政管理和综合执法的职责,把城市管理好、管到位。


    三要健全规章、依法管理。城市管理根本上要靠制度法规来约束和规范。要制定完善城市管理相关制度和法规,从解决当前城市管理最急需、居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加快政府立法,促进城市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依法依规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相关部门要区别轻重缓急,制定立法计划,加快制定和颁布实施。


    5
    树立城市文明形象


    着力打造人文之城,把文化融入城市发展中,注重发挥文化的滋养涵育作用,用人文精神增添城市魅力,用文化生活打造城市气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城市之魂、培育城市之德,提升城市文明形象。


     一要切实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加大公益广告创意制作和刊播展示力度,让“24字”在城市公园、广场、学校、商业街区、居民社区等公共场所随处可见,切实形成一种“无处不在”的浓厚氛围。各类媒体等都要常态化、见缝插针式的搞好宣传,真正达到人知人晓、人信人守。凉州区要率先创建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创建诚信一条街,发挥好窗口示范作用。其他县也要积极运用多种载体和方式,提升宣传水平,营造浓厚氛围。


    二要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把教育引导同制度法规约束结合起来,广泛开展文明社会风尚行动,大力普及文明礼仪规范,公开曝光不文明行为,增强广大市民的城市意识、环境意识、卫生意识、文明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大力推进移风易俗,改变落后风俗习惯,树立现代文明理念。广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创建活动,积极发挥市民的主体作用,激活城市文明的每一个“细胞”,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城市建设管理中,人人都为城市发展增光添彩,人人维护城市良好形象。


    三要积极创建文明城市。以凉州区为突破,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积极争创文明县城,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奠定坚实基础。各县都要积极向文明县城的目标努力和迈进,融入城市建设管理的各个方面,落实到各项具体举措上,全面提升城市文明水平。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